俄乌领导人之间那扇本该敞开的对话之门,似乎总在希望与失望之间摇摆。提议不断,但那只伸出的手却从未真正握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止一次表达过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当面谈谈的愿望,甚至为此不远千里,去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寻求第三方的帮助与斡旋。可俄罗斯那边的反应,总是小心翼翼,即便有接触,也多是普京派出的代表出面,两位元首的直接对话,至今仍是空中楼阁。 横在他们面前的,除了战场上的硝烟,更有看不见的巨大隔阂。这隔阂,有时比炮火更难跨越。莫斯科亮出的第一张牌,是直接质疑基辅的政权基础。早在今年五月,俄方就公开咬定,乌克兰暂停总统选举是泽连斯基巩固权力的把戏。 既然没了按时选举,他还是不是那个代表乌克兰人民的合法总统?俄罗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这一下,无疑给任何高层对话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普京的公开表态更是斩钉截铁。他直接点名泽连斯基,说他已经没有代表乌克兰的资格,不是合法的总统。这话,显然是冲着泽连斯基那些和谈喊话去的。 要知道,之前俄乌双方有过几次谈判,结果据说都差强人意,提出的条件完全是“鸡同鸭讲”,根本谈不到一块去。那几场对话,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作用。 俄罗斯现在就说了,跟一个他们不承认合法性的领导人坐下来认真谈,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没什么实际意义。但这摊浑水远不止合法性这么简单。乌克兰特工在俄罗斯境内搞的一些袭击行动,被俄方一口咬定是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
普京公开拍板,说基辅当局策划的这些特别行动就是恐怖主义行径。基于这个判断,他明确表示不跟基辅当局直接对话。俄罗斯方面觉得,这些袭击造成了俄方人员伤亡,这已经踩到了他们划下的“红线”。在莫斯科看来,要他们跟一个被自己指控为“恐怖分子”的政权坐下来和平谈判,这事儿简直荒谬透顶。 普京这番“不与恐怖分子和谈”的话一出口,泽连斯基也随即宣布退出和谈。这里头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其实乌克兰议会之前通过的一项法案里,本身就有限制泽连斯基直接和普京谈判的条款。也就是说,在法律没有修改之前,泽连斯基想直接跟普京会面,可能性本来就很小。 这么一来,他那些多次提出的和谈要求,在一些旁观者眼里,就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放出的“烟雾弹”,目的可能不是真想谈出个结果,而只是做个样子。俄罗斯那边似乎也看穿了这一点,觉得这是一种欺骗,并且表示他们不会上当。
在这种互不信任、互相指责的氛围下,谈判的真实意愿和能否落地都成了大问号。有分析就指出,乌克兰方面的一些动作,包括在俄罗斯境内搞袭击,其中一个潜在目的,可能恰恰是为了阻止俄乌之间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协议。 这种看起来有点“上蹿下跳”的姿态,被人解读为一种主动挑衅俄罗斯的策略,就是想把俄方惹毛,逼他们对乌克兰采取更狠的军事行动。这种策略的背后,或许藏着更深层的考量。 一些观点认为,基辅当局可能是希望通过激化冲突,来确保西方国家能源源不断地给乌克兰军事和经济支援。只要俄乌冲突还在打,泽连斯基就能继续稳坐乌克兰领导人的位置。按照这种逻辑,基辅当局似乎有着自己的政治小算盘,而乌克兰普通民众长远的好日子,在这种盘算下,反倒可能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基辅当局现在展现出来的姿态,是要跟俄罗斯“死磕到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俄罗斯境内发起的袭击,不仅仅是想在俄罗斯内部制造点紧张气氛,更被看作是一种主动的刺激,试图把冲突的强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这样的做法,无疑让本就崎岖的和平之路变得更加难行。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乌克兰基辅当局的一系列行为,包括他们在俄罗斯境内搞的“特别行动”,以及他们在谈判桌上的表现,都让他们觉得基辅当局根本不着急要一个真正的和平。 当一方被指控是“恐怖分子”,自己的合法性都被质疑,而另一方觉得对方提出的和谈建议根本没诚意、藏着猫腻的时候,真正的坐下来对话,又从何谈起呢? 这让人不禁要问,现在的这个僵局,到底是因为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根本性矛盾,还是某些势力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故意维持着眼下的局面?
无论真相如何,对于那些身处战火中的普通人来说,这都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悲剧。而和平那束微弱的光名人堂APP,似乎依然被厚厚的迷雾遮挡着,不知何时才能真正照亮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